中世紀騎士槍

妈妈啊,我的人生刚刚开始,就要结束了。

ever229:


写写我喜欢的Queen,和《波西米亚狂想曲》这部电影。不是影评,只有一些个人感受。



新年第二天,我在hk看了期待一整年的《波西米亚狂想曲》。此时距离它在hk首映(2018年11月1日)已有整整两个月。之前一直担心下线,不料不但没有下线,且在时隔两个月的工作日,放映厅依旧是满座。

从Bohemian Rhapsody在钢琴上第一个音符响起,Somebody To Love, Love of My Life, Another One Bite The Dust, We Will Rock You, Radio Ga Ga, Ay-Oh, We Are The Champion, Don't Stop Me Now...一路到最后的The Show Must Go On,几乎是全体合唱。我以为自己已经很夸张了,一边唱一边无声地哭,可坐我旁边的妹子更夸张,她是一边唱一边大声抽噎,简直可爱。

电影结束我去洗手间洗了把脸,眼泪擦干净,门口走进来三四个结伴的姑娘,一起哼唱着The Show Must Go On的旋律。都是年轻的小姑娘,看上去比我年龄小。

2018年,这部电影上映的这一年,距离1991年故事的男主角Freddie Mercury去世,27年过去了。电影里那场空前绝后的Live Aid举办当年,这些年轻人(包括我)的父母,恐怕还未相遇。时代巨变,紫荆换了米字旗,年轻人却仍然能够随口唱出每一首属于Queen的曲子,精准到歌词。

无论年龄,喜欢上一个乐队,都是要看机缘。

本科最后一个学期,我为凑学分选了一节Evolution of Rock。课程浅显易懂,但非常专业,系统地将摇滚的起源,一路发展转变一一交代。教授是个开朗活泼的美国老头,披头士死忠粉,提起当年往事,仍然挥着拳头白胡子翘天咬牙切齿:Yoko!That woman is poison!……对此我印象深刻,反而不记得关于Queen的部分他都说过什么。

这堂课在音乐和有趣的故事中,伴随我最后的本科时光,一起落幕了。非常凑巧的是,它的最后一节课,也就是期末考试,正好是我毕业前,整个大学本科的最后一节课。

考试不难,最后一部分题是听歌写歌名,专辑和演唱者。教授一首首放歌,阶梯教室里大家刷刷落笔,飞速答完,起身蹬蹬蹬跑下台阶,交上试卷,然后背起书包,学期就这样结束了。老教授靠着钢琴,看又一年又一批学生推门而出。然后他按下电脑播放键,重新播放了考题之一的曲目,又是Bohemian Rhapsody。

在此之前,我必须承认自己已经听过很多遍Bohemian Rhapsody,从没有什么特别感受,歌词也是含糊略过,不晓得到底在唱什么。但,大概命运就是由这样奇妙的际遇组成——恰好在那个时刻,那个场景,即将毕业因此百感交集心绪难平的我,忽然之间,在那一秒钟,清清楚楚听到了这首歌的每一句歌词。

他唱,这究竟是真实人生,还是我的大梦一场?我正深陷困境,无法回避现实。
他唱,妈妈啊,我刚杀了一个人,扣动扳机,现在他死了。
妈妈啊,我的人生刚刚开始,现在却全被我毁了。
妈妈啊,我无意让你哭泣,如果明天这个时候我没有回来,让生活继续吧,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那样。
他唱,一切都太迟了,我的时间到了。各位再见,我要离开了,我要离你们而去,独自面对现实。
他唱,我也不想死。有时我希望自己从未出生。

我站在阶梯教室的台阶上,浑身颤抖,后脊梁像被从天而降一道雷劈中,一动都不能动。

就像你从小就背诵那些诗句,那些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”,直到很多年后,你远离家乡,漂泊在外,颇吃够一番苦头。某个难眠的深夜,月朗星稀,一道月光恰好在床边脚下,要直到那个时刻,你才明白那些诗句浓缩了怎样的人生。

电影就剧情来说不尽人意,浅薄空洞。但在音乐的展现上却力挽狂澜。尤其最后二十分钟,几乎完美还原复刻了1985年那场Live Aid的每一帧每一秒。音乐旋律响起,痛苦和狂喜不分彼我,带着火焰席卷而来,燃烧至死。这就是Queen无以伦比的感染力,我永远不会放弃每一个这样热泪盈眶的时刻。

评论

热度(62)
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